华中科技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


  •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8-01-04

第一章 建设目标

建成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全体华中大人的共同梦想,更是国家赋予学校的光荣使命。根据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坚持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坚持大平台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以改革为动力,发奋图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四个服务”“四个坚持不懈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体现国家意志、解决国家问题、引领国家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改革创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培育英才,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发展繁荣、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进步创新供给智力驱动,为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传承创新提供不竭动力,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二、学校的近期、中期及远期建设目标

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加快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着力一流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使命感和责任心,德才兼备、果断有魄力的治国理政人才;培养志存高远、笃实力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具有宽广知识、严谨治学、人文情怀、融通中外的学术大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工匠精神、技术扎实的专门人才,使学校成为修徳、修才、修情怀的殿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着力创新引领。打造大平台牵引的,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转化为一体的科技创新链,产生重大学术成果,引领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使学校成为自主创新的动力站,引领和支撑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方式方法,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和中国经验传播融入知识传授、学术交流和校园活动,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着力构建一流的制度体系。通过深化改革,以提升治理能力为重点,构建更加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体系、更加富有活力的人事制度和薪酬体系、更加完善的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更加科学的学校/学科/学者/学生发展评价机制、更加高效有序的管理服务体系等,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华中大经验,为国家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根据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学校实施强基础、上水平、占高峰三步走战略:

—— 2020 年,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 2030 年,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显著贡献。

——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享有崇高国际声誉,为国家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学术排名力争进入全球前200名。3-5个学科进入ESI1‰15-18个学科进入ESI1%4-5个学科进入国内前3%12-15个学科进入国内前10%20-25个学科进入国内前20%

三、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拟建学科及其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一)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1.优化学科结构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以实现学科内涵发展为主线,走综合性、高水平、强特色学科建设之路,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体系。

——工医扩大优势,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理科追求卓越,占领学术前沿,支撑和引领科技创新,若干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人文社会科学争一流,出大师,产生重大社会影响,传承创新中华优秀文化,若干学科接近世界一流。

2.实施分层分类建设

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和趋势,实施分层分类建设:

——国际一流学科为国内顶尖、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实力的学科,通过建设,率先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发挥引领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

——国际知名高水平学科为国内前列、具备冲击世界一流潜力的学科,通过建设,尽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发挥重要作用。

——特色学科为部分方向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通过建设,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形成重要的行业或区域影响。

——骨干基础学科为办学不可或缺的学科,通过建设,实现基础研究突破,水平大幅提升。

——战略性学科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通过建设,在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3.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面向国民经济、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需求,着力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有组织开展学科交叉。推动重大医疗仪器设备、环境与健康大数据、脑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推进智能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大气水资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理工协同;加强文科与优势学科及互联网+”的结合。营造学科交叉文化氛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发展,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催生学科新的增长点,产生重大成果。

4.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

突出质量导向,引导学科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前瞻性研究,逐步建立领跑地位。支持学科积极参与政府、企业、国际组织资助的各类国际合作计划,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制订,争取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二)拟建学科及其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根据学校学科优势特色、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现阶段重点建设11个学科(群)。

1.先进制造学科群

针对高档数控、航空航天、电子制造、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等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聚焦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重大建设任务,通过机械、自动化、信息、设计学等学科交叉和互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国家级研究平台和创新基地,打造“Advanced Manufacturing”高峰论坛和国际品牌。支撑工程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ESI排名趋近1?,支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

2.光电信息学科群

针对信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布局海陆空天一体化光网络、新型激光技术与应用、绿色高效光子循环、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等优势特色方向,搭建协同创新的学科平台,培育重大原创科研成果,推进成果转化。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影响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人才,打造教在光电”“学在光电两大教育品牌,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支点。

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

面向健康中国战略,针对环境相关疾病的精准预防,完善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信息和生物样本库,加大回顾性和前瞻性队列建设;建立环境与健康大数据平台,发现环境相关疾病、儿童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识别易感人群与个体,建立疾病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发展系列预防干预技术。推动我校生命、医学、环境、材料、化学和机械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为培养复合创新人才和孕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提供支撑。

4.电气工程学科

深入实施电气化+”学科发展战略,建成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完善电气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形成前沿探索与应用研究相协调、军用-民用技术相促进的科研格局,为武汉创建国家科学中心提供支撑;为智能电网、质子治疗、新概念武器等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提供先进技术与装备,电磁成形、辐照加工等高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并实现成果转化,开拓先进电工材料与器件等新的学科方向,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等重大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脉冲强磁场科学研究中心,助力我校工程、物理、材料、医学等学科的发展。

5.类脑智能与医学工程学科群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前沿、产业和技术助力教学改革,推动我校工医理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国际化教学示范区。承担生物医学成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催生一批变革性的高新技术,推动生物医学工程综合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带动生命、医学、工程等学科整体发展。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构建面向系统,软硬协同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一流人才。创新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服务人类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聚焦发展并行分布式计算、信息存储、网络传输三个优势研究方向,并凝练培育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多媒体与智能技术、计算理论与优化三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三横三纵的研究格局,发挥该学科在信息学科、新工科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为理工医交叉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紧扣可持续能源先进动力两条主线,在能源高质梯级利用及低碳化、新能源与系统集成、节能减排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重大科技突破,建成世界一流、声誉卓著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中心。提升学校工科整体实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交流中心。成为引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技术创新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轻大气污染等提供支撑,在全球能源科技领域做出卓越贡献。

8.基础与临床医学学科群

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人类健康和重大疾病研究,建成医学科学家培养摇篮和临床卓越医生培养基地。成为脑科学、免疫与肿瘤、代谢与心血管、药理与毒理学和生物科学重大基础前沿研究等方向的世界引领者。带动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医学相关学科发展,与工科、理科等联合攻关,在国产医疗设备研制、医学生物大数据、生物制药等领域实现突破,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助推学校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瞄准国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在动力与储能电池、增材制造、智能成形、模具设计制造等方面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学科,ESI排名稳居前1‰。作为工科之基石,支撑机械、电气、光电、信息、能源等工程学科的发展,作为理科之纽带,联结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基础学科,推动我校整体进入世界一流。

10.物理学学科

依托精密重力测量、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建成精密测量物理、综合极端条件下的量子测量与调控世界级研究平台;在引力与量子物理的基本规律等前沿研究中产生写入核心课程的重要成果,在精密重力测量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中产生引领性关键技术。发挥基础学科领头羊的作用,为工科和医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和催生新的学科平台与增长点,为综合性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11.管理与传播学科群

依托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优势特色方向,在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运营管理与优化决策、媒介发展与政治传播、智慧社会与治理创新、非传统安全与风险管控等重点方向培育新的学术领域和学科增长点。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沿线国家机遇与风险实地研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决策咨询。研究、提炼中国发展成功经验,讲好中为外用的案例和理论。推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中文、外国语等相关学科发展,提升人文社会学科整体水平。

通过重点建设,11个学科(群)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牵引和带动下列学科协调发展,形成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体系。

特色学科:

I类)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教育学、工商管理、社会学、药学;

II类)护理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设计学、风景园林学。

骨干基础学科:

数学、统计学、力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

战略性学科:

网络空间安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

第二章 建设基础

20世纪六十年代初,学校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建设行列,是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不断创新,一直走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列,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一、办学理念

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校训,发扬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异军突起,出奇制胜优良传统,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走国际化道路,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坚持教育的自转公转规律,坚持学生是立校之本,学者是立校之道,学术是立校之魂。

二、办学定位

建设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前沿问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振兴国家、造福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三、优势特色  

(一)引领了国内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全国率先举起文化素质教育旗帜,提出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身为本,止于境界独到的人文教育方式。提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培养有灵魂的人,而非无灵魂的器。建成了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把文化素质、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业意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党旗领航工程品牌。培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深厚人文情怀、独立完整人格、科学批判精神、宽广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赢得了学在华中大的美誉

学在华中大是学校朴实校风和育人特色,其含义在于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把最优质教育资源向学生配置,全面集育英才,一流教学、一流本科中心地位得到巩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第三方评价中名列前茅。

(三)打造了创新创业教育新名片

形成了从课内到课外、从创新到创业,校内校外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学科交叉为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孵化人才(创新实践)-孵化项目(项目实践)-孵化企业(创业实践)三级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孵化超过百个科技型学生创业公司,高校创业排行榜创业者收益高居全国第一,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范例,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学校获4个金奖,居全国高校第1。涌现了微信之父张小龙、PPTV创始人姚欣等一批华科系创客;5位校友分别入选2015年、2017年福布斯中国3030岁以下创业者

(四)形成了大平台牵引的科技创新链

拥有顶级科技平台。建成或在建六大顶级科技平台,建成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在建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筹建智能制造装备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生物医学成像和CO2利用捕集与封存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拥有类型齐备的科研基地。包括 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医学研究中心、 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4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

设立地方科技创新联盟。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等方式将国家级科研平台向地方延伸,目前共建有13家工业技术研究院、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36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孵化3家上市公司。

建立国际联合科研基地。拥有4个国家级国际联合实验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东盟研究中心”“中国-蒙古合作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与俄罗斯、斯里兰卡国家行政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五)汇聚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青年科学家群体迅速崛起。各类青年人才项目入选人数均居全国高校前列,现有长江学者106人、杰青65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4人、青年千人123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优青43人。

拥有了一批顶级创新团队。拥有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5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111”引智团队。

(六)构建了引领性的社会服务体系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做好科技与经济、健康、社会、产业对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实现了学校发展自转与社会服务公转和谐统一。黄德修教授1998年提出的武汉·中国光谷设想,推动了武汉GDP快速突破千亿向万亿发展。培育和孵化了大批科技创新企业,形成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中国农谷等政策建议被党和政府部门采纳,为党和政府的治国理政与科学决策做出了贡献;形成协和同济综合优势带头、专科特色医院齐头并进的附属医院新格局,守卫人民健康。

四、重大成就

(一)学科实力迅速攀升

1.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2016年调整转化12个学科点,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覆盖10大学科门类,近年来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布情况见图1;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图1 2010年、2017年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布情况

2.国内竞争力全面提升

第三轮学科评估,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3个学科国内排名第1,数量并列高校第7。与上轮相比,相对排名前3%10%20%的学科数均大幅增加。

3.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国际可比指标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以来,新增ESI1%学科9个,学科数达15个,数量居985高校第10,详见图2;新增ESI1‰学科3个,数量居985高校并列第6ESI全领域排名提升482位,居全球第324985高校第10

图2 2010-2017年间ESI1%学科增长情况

国际领先地位初步显现。在201610月公布的US NEWS全球学科排名中,工程学位列全球第20、国内第6;计算机科学位列全球第11、国内第2。在20176月公布的ARWU世界学科排名中,上榜学科28个,并列国内第7

4.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缩小

2002年以来,学校国际学术论文数、引文数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高于美国常青藤大学联盟(AAU)、英国罗素集团(Rg)、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o8)平均水平;与麻省理工、斯坦福的差距明显缩小,详见图3、图4所示。

 

 

图3 HUST与麻省理工、斯坦福、AAURgGo8大学群SCI论文数比较

图4 HUST与麻省理工、斯坦福、AAURgGo8大学群SCI引文数比较

(二)杰出人才不断涌现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强校之基,完善了质量保障体系,2014年获高教类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包括17位中国两院院士、50余位高校主帅、多位享誉国际的著名科学家等。兴起了华中大经济学家群现象”“创业企业家现象,形成了学医在同济独特品牌,涌现了一批英雄模范人物。

(三)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以四有好老师为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育同施、多措并举,形成了一支具有四个服务能力的德才兼备、结构优化、高端引领、勇于创新、整体水平居国内高校前列,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获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教师比例等逐年提升。近五年引进专任教师660余人,其中海外博士235人,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有431人。

高端人才规模快速增长。2012年以来,新当选院士5人,引进千人计划入选专家17人、青年千人112人,新增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4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长江学者34人,杰青20人、优青43人。2017年,34位学者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数量居高校第9

(四)科研成果不断突破

产出了一批引领性创新成果,主要有:

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实现90.6特斯拉磁场强度,居世界第三。

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获取小鼠全脑高分辨率图谱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最精细脑图谱基础数据库被欧盟人脑计划正式采用。

4万人老年慢性病东风-同济队列等持续壮大,形成中国人群环境相关疾病研究宝库,研究成果分获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万有引力常数G的测量结果从1998年以来连续被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收录。自主研制的簧片加速度计和静电悬浮加速度计成功搭载卫星完成了飞行验证。

辐照加速器非能动电子束扩散装置201644届日内瓦发明展最高荣誉金奖-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

激光烧结快速制造装备入选2011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项目”“华中8型数控系统等亮相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研制了世界首台适用人体临床的数字PET,已完成在芬兰装机,与意大利脑科学研究中心签约开展应用示范。

肝、心脏、肾移植5 年生存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

关于根治华北雾霾技术方案及综合治理决策建议,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通用项目)33项,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4名。人文社科学科6项成果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发表的SCI论文数、引用数均进入中国高校前102016年, ScienceNatureCell及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48篇,2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五)引领性社会服务实现跨越

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与天津滨海新区、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广东省共建工研院;与东湖高新区共建面向产业的工研院和国际医学中心,成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重要技术创新源头;最早参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建设;培育和孵化了三家上市公司。

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突出。项目合作、联合研发机构、工研院、科技产业等多模式成果转化构架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如: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1000万挂牌转让,开创全国首例高校科研成果挂牌交易先河;“3D打印技术形成的成果转化累计金额超过1亿元。

五、国际影响

国际合作交流网络不断完善和扩大。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广泛合作。在2016年《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中,名列全国第7

国际合作层次提升。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海德堡大学等1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外籍教师比例逐年扩大。与中欧工程教育联盟等国际大学组织合作日益密切,以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成长迅速,在ITER计划等大型国际联合科研项目中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国际人才培养合作更加多样。近五年来国际学生人数倍增,中国政府奖学金学历生数全国第一,研究生数全国第五。积极推动双校园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公派研究生、优秀本科生交流等项目,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学生海外学习项目体系。

国际话语权逐步提升。主办POEM、世界神经科学大会等系列国际会议,设立了面向国际的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一批教师在重要国际组织和期刊任职,部分学科参与国际卫生、污染物接触等标准的制订或修订;主办知名国际学术期刊。

六、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中国崛起带来的机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有,也必然会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华大地崛起,为我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了机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学校科学发展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网络强国”“中国制造2025”“健康中国2030”等战略,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国家经济新常态带来机遇。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强音。学校具有创新创业的良好基础,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机遇。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新的重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布局与学校学科布局高度契合,为学校科研工作、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双一流建设创造了新机遇。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空前的力度释放创新资源,为学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湖北发展带来新契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发展战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特别是武汉·中国光谷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二)挑战

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开启了新征程,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学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高等教育全球化竞争加剧,优秀人才和优质生源竞争已从国内转向全球,学校面临激烈竞争压力。

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新冲击。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等会对学校学科布局、人才培养模式等产生一定冲击,学校面临根据新形势适时做出调整的挑战。

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信息技术革命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信息技术变革将对高等教育产生 深远影响,新的教学科研形式不断出现,给学校带来了挑战。

第三章 建设内容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打造全面集优的育人环境,在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取得新突破;优化教师发展环境,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实施科研登峰计划等,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创一产一院一校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五大建设任务

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强化理想信念和师德师风教育。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开展典型宣传和诚信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和学术诚信专题培训,提升师德境界、强化责任担当。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师德评价机制,将师德教育和考核纳入教师管理全过程,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强化学术诚信和学术自律,通过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建立完善弘扬优良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

(二)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完善华中学者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领军人才。继续办好国际青年学者东湖论坛,大力引进青年千人;实施双百计划,瞄准世界前100位的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每年引进100位优秀博士。探索讲席教授、企业冠名教授制度,加强高水平学者的引进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各类人才计划。

优化中青年教师发展环境。深入实施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支持计划,支持青年教师开展自由探索。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研究型临床医师计划、人文社科青年教师学术导师制度等,助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一)强化理想信念和文化素质教育

健全贯穿育人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计划,深化党旗领航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实效。实施辅导员队伍强壮计划,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

实施大思政计划,教育引导师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思政类理论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建设思政类课外必修实践环节,办好思想政治教育辅修双学位专业。建好队伍、讲好课程、编好教材,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深化理论研究,加大基地投入,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课程,深化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二)完善个性化育人制度

推行本科生个性化培养。全面推进按院系招生,推行一生一方案”“一生一课表,做好一生一档案,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发展。

强化研究生个性化培养。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基于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基于学术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基于工程实训的应用型人才。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提升名师课程、业界课程、国际课程的供给能力。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培养方案,健全学分积累与转换、保留学籍创业等制度。

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强化科研训练、科技竞赛、社会实践、项目实践等课内外有机结合。向全体学生开放教学及科研平台,将科研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教学资源。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创业社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的有机衔接。举办创新创业讲坛和论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完善创新创业指导帮扶体系。拓展资金来源,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资助体系,建设创业大厦,设立孵化基金,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着力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完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成果为导向的卓越工程师/医师培养方案,强化与业界深度合作,推进跨专业、跨学科课程建设,显著提升培养能力。推动卓越新闻/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实现国家级人文社科卓越计划的突破。

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设置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实验班,实施全程导师制、研讨式小班教学,建立院校协同、国际协同育人机制。

打造升级版特优生培养项目。为各专业特优生,配备学业指导教师、提供跨学科的学习与创新实践平台、选送到海外一流大学交流学习。

(五)着力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实施学科交叉教育强化计划。健全学科交叉博士生培养机制,丰富学科交叉课程,设立学科交叉培养基金,建立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实施科研方法训练计划。强化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加强选题、开题、调研、实验等过程指导和管理,实施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交流资助计划,加大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强化系统训练,提升科研能力。

建立研究生实训实践平台。基于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科研一体化培养模式,与重点领域、行业、单位合作建立一批特色实训实践基地。

(六)提升人才培养支撑保障条件

丰富数字化教学与科研资源,统一基础数据管理,优化管理服务流程,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现代学习中心,打造开放性、创新型、现代化的实训示范中心,建设基于互联网+”的跨学科综合实验平台,构建一流教学支撑平台。拓展各类图书文献资源,推动校院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数字化水平,扩大开放共享程度,建成一流图书馆。

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一)提高基础研究水平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面向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团队计划,支持以个人兴趣为导向的自由探索。实施重大疾病研究交叉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完善基础+临床模式,组建交叉创新中心。

(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实施科研登峰计划未来重大研究方向支持计划,培育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面向智能制造、新材料、云计算和健康大数据等领域,凝练一批重大项目,力争进入国家创新计划。依托现有和在建的六大顶级科研平台,以及分析测试中心等大型设备共享平台,促进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

(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做强华中智库,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走出去,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一)深化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推进高雅艺术、优秀传统文化等进校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形成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二)凝聚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合力

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建设绿化、美化、文化校园和宜学、宜居、宜人育人环境,形成一流的育人文化氛围。构建思维与方法”“文学与艺术”“沟通与管理”“经济与社会”“科技与环境”“历史与文化等素质教育通识课程模块,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在走出去中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请进来中使外国友人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一)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体系

利用社会资本打造成果转化服务投融资平台,创建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打造互联网+成果转化,加强校企协同创新,健全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打造成果-知识产权-需求对接-转移转化一条龙服务体系,提升成果转化服务水平。

(二)打造创新驱动的策源地

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和国家重点区域产业规划,推广广东工研院模式,将国家级平台向地方延伸,与高新科技型企业共建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和新方式,打造催化产业技术变革与转型升级、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

五大改革任务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一)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突出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照十九大报告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修订校党委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健全重大决策事项督办督查制度,确保校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加强理论武装。大力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强化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探索建立定期理论学习制度,不断坚定师生四个自信

加强阵地管理。切实加强对课堂、教材、网络、论坛、讲座、报告会等宣传思想阵地的建设与管理,防范宗教对校园的渗透。加强学校融媒体建设,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固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加强队伍建设。成立大思政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健全遴选、培养、激励和职务晋升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参与意识形态工作。

(三)推动党建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学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方案,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落实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制度,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20好干部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干部选任程序与工作环节,严肃选人用人纪律,从严管理监督,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强化院系党的领导。选优配强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发挥院系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院系党委(党总支)会议制度。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院系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提升班子整体素质能力和决策管理水平。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主导,建立健全学校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完善教职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设置形式,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决定的贯彻落实。

(四)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主体责任在学校的落细落实。加强党章和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强化拒腐防变的思想自觉。深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持问题导向,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不断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管理与监督,积极防控廉洁风险。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领导和支持校纪委落实监督责任,主动接受校纪委的监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健全大学章程的落实机制。强化落实章程的内在/外在动力,明确职责,加强规范和监督,全面落实教育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实施纲要精神。

健全学术管理体系。健全各级学术组织架构、工作制度,把政治立场和思想政治表现作为遴选成员的底线要求,提高学术委员会建设水平,在校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继续推进教代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强化学校和基层两级教代会功能,常态化开展三问于民工作。坚持党务、校务公开,及时向师生员工、群众团体、民主党派、离退休老同志等通报学校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

三、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一)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实施教学登峰计划,完善教师教学投入激励机制,健全教师教学发展支撑体系,优化教师结构和生师比。

推进招生工作体制改革。构建以学科为中心、院系为重点、教师为主体、信息化建设为载体的本科招生工作格局,建立更加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研究生考核选拔体系,完善博士生申请-考核选拔机制。

完善科教、医教协同育人机制。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将优质科研、医疗等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二)加快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继续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完善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学岗、科研岗、社会服务岗等教师岗位设置及其考核办法,完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突出师德师风考核。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首位,加大教育教学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强化教育教学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和分类评价机制。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多元收入分配体系,探索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优化薪酬分配结构,健全薪酬正常增长机制,完善薪酬体系。

深化聘用制度改革。加强岗位管理,建立岗位明确、职责清晰、评价公正、奖惩分明的岗位管理制度;规范人员聘用管理,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人员合理流动,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三)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科研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科技管理放管服,完善学校、院系和项目负责人三级责任,进一步下放管理权力和责任;加强交叉创新研究机制建设,在研究机构管理、项目管理、业绩评价和成果分享等方面建立政策和体制保障;完善博士后和科研助理管理制度。

优化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开放评价机制,引入国际评价、社会评价或第三方机构评价;推行长效评价、探索代表作制度、完善高水平成果后激励机制等。

(四)完善社会资源筹集机制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源募集机制,形成政府和社会结合的资源投入模式,建立全校广泛参与的社会筹资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

四、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一)健全社会参与治理的长效机制

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为指导,完善理事会章程,探索建立理事会机构,发挥其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咨询、协商、审议、监督功能。

借助第三方评估促发展。以加入《华盛顿协议》组织为契机,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推动更多课程、学科等参与第三方国际评估和认证,找差距、谋发展、促交叉、扩影响。

(二)完善社会参与办学的有效机制

推动校地校企合作育人。完善社会参与的实验实践实训体系,整合业界、国际、校友优质资源,健全教师、导师、讲师三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拓展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

完善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机制。鼓励政策咨询服务,为地区和行业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探索校地校企新型协同创新机制,解决行业企业关键问题。

五、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一)完善高质量国际合作网络

开创一产一院一校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与国际顶尖大学对接的工程研究院,打造学研产结合、开放式的世界知名国际校区。实施一校十校国际战略伙伴计划,到2020年与10个左右世界知名大学建立核心伙伴关系。实施一院一校一流学科伙伴计划,以院系为主体建立相关学科领域的一流伙伴关系。

(二)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

完善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拓展人才联合培养形式,建立若干稳定的海外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师生赴海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

提升国际学生数量和质量。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工作方针,建设一批国际学生教育示范院系,全面实行趋同化管理,配齐配强国际学生辅导员。

推进国际化高水平课程建设。依托优势学科,打造一批全英文精品课程。加强与国际教育评估机构的合作,积极推动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认证。

(三)推动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

支持院系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设立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促进国际科研团队间的国际协同创新。支持院系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加强学校与国际产业前沿的联系。

(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支持科研人员参与政府间科研项目、参与或牵头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参与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的政策、规则和标准的研制,在国际组织、国际学术期刊担任重要职务。

(五)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加强孔子学院质量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协同欧洲知名院校新建孔子学院,进一步完善孔子学院建设布局。拓展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学生教育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公务员及政府官员培训中的合作;将国际学生教育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结合,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共赢,巩固学校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力,培养亲华友华的高端研究者和政府决策人士。

第四章 预期成效

2020年,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学术排名力争进入世界前200名,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一、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完善

1.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2.大学章程得到充分贯彻,内部治理结构趋于完善,形成依法治校和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学科体系及其管理机制更加完善

1.工医扩大优势、理科追求卓越、人文社会科学争一流,形成综合性、高水平、强特色的一流学科体系。

2. 形成以国际一流学科为引领的学科分层分类建设模式,依目标定任务、按任务配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完善的学科增列、调整、退出机制。

3.学科建设绩效自我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国内影响力评价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成果、重点人才等,国际影响力评价突出综合评价、对标评价、TOP评价等。

4.重点建设学科(群)率先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发挥引领作用;一批学科步入国内前列,形成重要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三、全面集优的英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

1.基本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建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覆盖、监控反馈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的全覆盖,实现课程责任教授在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素质教育通识课程的全覆盖,初步形成多样性、个性化、开放型人才培养体系。

3.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更鲜明,社会资源参与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建设开放创新型现代化实验实训平台。

4.完善多层次多模式本科实验教学支撑体系、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

5.建成研究生国际研究训练与交流平台、实训实践平台、学科交叉博士生创新培养平台;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占比达40%,研究生实践、创新、跨文化交流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6.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基本形成。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跨院系研究生开放格局初步建成,高水平科研带动高质量教学取得实际普遍效果,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数明显增加。

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基本达到世界一流

1.拥有一支在国内外同行中影响广泛、整体水平居国内高校前列、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四有教师队伍。

2.新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高端人才队伍规模扩大。

3.教师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青年教师比例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4.初步建成具国际竞争力的教师培养、引进制度体系和薪酬体系。

五、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1.国家科技成果奖项、发明专利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在高校中继续保持前列。

2.新增1个国家顶级平台,2-3个国家级平台,新增基金委创新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4-5个,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数量明显增加。

3.科研行政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进一步优化,交叉创新研究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六、社会服务的引领性进一步增强

1.武汉·中国光谷及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的创新链体系发挥更大作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提升。

3.附属医院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4.高水平政策咨询和专业服务规模更大,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端智库基本形成,更好服务治国理政和科学决策。

七、文化传承创新特色更加鲜明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入脑入心,教师潜心育人、静心治学,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氛围更加浓烈。

2.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3.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成效更显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产生一批优秀文化成果,校园文化建设软实力进一步彰显。

4.完善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育人模式,形成具有鲜明华中大特色的人才培养范式。

八、国际化程度及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1.人才国际化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国际学生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本科生占比超10%、国际学生占比超10%,重点建设学科(群)相关指标超15%

2.外籍教师比例提升、来源和地区分布更加多样化。

3.国际科研合作体系更完善,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成果更加丰硕。

4.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创新合作、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章 组织保障

坚持双一流建设与深化综合改革有机结合,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强化组织保障。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1.强化组织保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成立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指导;学术委员会把关学术导向、学术质量;成立双一流建设工作小组,协调联动、统筹管理,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2.加强制度设计。构建包括建设管理、经费管理、绩效评价等在内的制度体系,设计立项论证、预算编制、定期检查等管理流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能。

3.强化落实与问责。形成建设任务与责任清单,加强督导,落实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

二、建立监测评价与动态调整机制

1.建立“1+5”监测评价体系。实施大学和学科发展状态常态化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报告,建立预警机制;构建建设单位自评、建设单位互评、学科专家诊断评价、管理部门监督性评价、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监测评价结果作为建设学科/项目遴选、资源配置、动态调整等的参考依据。

2.建立学科国际评估机制。以学科发展目标为导向,结合各学科特点制订评估体系,以6年左右为周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国际诊断性评估。

3.建立绩效管理与动态调整机制。资金安排与建设绩效挂钩,根据评估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扶新。

三、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一)完善多元化资源筹集机制

1.完善各级政府资源筹集机制

在中央财政日常经费和专项拨款基础上,通过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探索增加中央财政事业经费拨款的新渠道;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争取湖北省、武汉市政府资金及政策支持的新机制。

2.完善市场资源筹集机制

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通过共建、科技合作攻关等方式获取支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实现学校产业集团对学校贡献稳步增长,增强科技产业反哺学校的能力。

3.完善社会资源筹集机制

谋划捐赠筹资项目和方案,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发展;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调动校院两级积极性;加强校友工作,建设专业化筹资队伍,提高捐赠收入比重。

4.完善内部挖潜增加收入机制

建立银行、运营商等机构对学校资金、管网设施等资源的有偿使用机制;加大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有偿使用收入;规范校内各类收费管理,做到应收尽收,按照收支两条线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

(二)完善资源配置机制

1.建立目标导向的资源投入机制

聚焦一流,依目标定任务、依任务配资源。重点支持一流学科(群)建设,大力支持特色学科、骨干基础学科建设,积极扶持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创新平台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向一流学科(群)倾斜。

突出育人,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支持力度;建强队伍,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群体)的支持;深化国际合作,扩大对师生国际交流的支持力度;加强公共平台建设,重大仪器设备向公共平台集中。

2.完善绩效导向的预算管理机制

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立目标”“谁分配资金、谁考核目标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建立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模式。引导院系根据学校双一流方案制定发展规划;在强化绩效管理的前提下,扩大院系资金使用自主权;激励院系将自有资金与专项资金配套,盘活存量资金。

建立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加大对任务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建立三年滚动项目库;统筹双一流专项资金、基本科研业务费、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等中央专项资金以及校部预算资金的使用,避免资金重复配置。

3.健全权责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

健全与绩效考核相衔接的奖惩制度。资源配置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对建设方案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建设方案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适当减少支持力度甚至不予支持。

健全科学有效的内控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经济责任,设计重点业务内控流程,完善内控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健全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扩大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将审计关口前移,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日常与专项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审计监督机制。对违纪违规者,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三)建设经费

学校根据建设任务,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目标,统筹考虑多渠道资金来源,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